webwxgetmsgimg.jpg

重要新闻

首页>2022改版>院校要闻>重要新闻

海淀区科技创新领航人才班 赴深圳开展沉浸式教学 共探湾区创新密码

[文章来源]      [发文日期] 2025-04-02

  日前,海淀区科技创新领航人才专题培训班(第3期)学员赴深圳开展为期五天的沉浸式教学。通过专家授课、头部企业参访、创新园区考察及政府部门交流,学员们系统解码深圳在营商环境建设、智慧城市治理、硬核科技培育等领域的先进经验,并开展京深两地创新发展路径对比研究,为海淀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注入新动能。

  期间,原深圳市委党校副院长谭刚教授以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趋势》为题,剖析了大湾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引擎的独特优势,包括区位条件、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。谭刚强调,大湾区需深化协同创新、突破核心技术、培育新兴产业,为学员们勾勒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蓝图。

  随后,学员们走进深圳南山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,实地体验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的高效模式。市民通过自助机即可办理社保、税务等业务,“线上预约”“一窗通办”等举措真正实现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窗口工作人员的专业态度和智慧化服务流程,令学员对基层治理创新有了直观认识。

  为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,培训班还组织学员们走进头部企业参访,感受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。在深圳阿里中心,学员们深入了解了阿里在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场景。从城市大脑的智慧交通到医疗AI的精准诊断,科技的温度与力量让学员思考如何将AI技术融入公共服务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。腾讯展厅则展示了其从社交工具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历程,核心技术展区重点呈现AI医疗影像、智能语音交互等前沿技术,而“科技向善”理念更让学员感受到技术赋能社会的责任感。

  不仅如此,比亚迪和华为的参访将“中国智造”展现得淋漓尽致,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、全产业链自研模式及多元产品线,彰显了新能源领域的硬核实力;华为总部则通过智慧城市中枢、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及松山湖创新基地的“科技美学”,诠释了“向下扎根,向上突破”的创新哲学。学员们感叹:“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源于对技术深耕的执着和对未来场景的前瞻布局。”

  在莲花山改革开放现场教学中,学员们站在邓小平同志雕像前,聆听深圳干部“敢为天下先”的改革故事。深圳市委党校龚建华教授以审批服务电子化为例,讲述了深圳“实事求是、勇于创新”的精神传承。学员们俯瞰福田CBD的摩天楼群,深刻体会到改革基因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。

  此外,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的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学员视野。协会会长范从明分析了京沪深杭在AI领域的差异化优势,并预测2025年具身智能、脑机接口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。达实公司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和粤海街道“政企银”联动招商机制,则为海淀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宝贵经验。紧接着,深圳南山区委党校吴玢峰副校长在《南山区高质量发展解码》报告中,向学员们进一步解析了南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,并呼吁京深应加强协作,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 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,此次深圳之行收获颇丰。一位学员提到:“深圳的顶层设计、创新生态和高效政务服务体系,为海淀提供了可借鉴的‘湾区模式’。”另一位学员则强调:“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启示我们,检察机关需以‘数智检察’建设为牵引,推动人工智能与司法实践结合,为科技园区营造更优法治环境。”

  本次培训通过“实地感知+理论提升+战略研讨”三维模式,强化了学员的战略思维与创新意识。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蓝图到深圳企业的创新实践,从改革历史的回响到未来科技的展望,海淀区科技创新领航人才专题培训班以深圳为镜,汲取了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经验。这场跨越南北的“创新对话”,正为海淀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按下加速键。

  教务处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