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门动态
首页>2022改版>校园概况>部门动态
首页>2022改版>校园概况>部门动态
IPv6俗称第六代互联网。
网络是上世纪60、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,那时候计算机体积大、数量少,为了共享计算机资源,大家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,就形成了网络。
到了90年代,随着计算机小型化的进展,个人计算机普及,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多,逐渐形成了互联网。从90年代到现在,我们使用的都是第四代互联网(IPv4)。IPv4技术,核心技术属于美国。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,从理论上讲,编址1600万个网络、40亿台主机。但采用A、B、C三类编址方式后,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,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。其中北美占有3/4,约30亿个,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,中国只有3千多万个,只相当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量。地址不足,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。
所以,为了容纳更多的设备,第六代互联网(IPv6)来了。第六代互联网(IPv6)其实也不是新技术了,它在1995年已经发布了,只是因为IPv4已经很好用了,而且改变的成本较大,故未进行推广。直到现在,IP地址近乎枯竭,IPv6已经势在必行。
从IPv4到IPv6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网络地址的长度。RFC 2373 和RFC 2374定义的IPv6地址,有128位长;IPv6地址的表达形式一般采用32个十六进制数。IPv6中可能的地址有2 ≈ 3.4×10个。也可以想象为16个因为32位地址每位可以取16个不同的值。在很多场合,IPv6地址由两个逻辑部分组成:一个64位的网络前缀和一个64位的主机地址,主机地址通常根据物理地址自动生成,叫做EUI-64(或者64-位扩展唯一标识)。
IPV6主要优点在于:
一,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。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;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,即有2^128-1个地址。
二,IPv6使用更小的路由表。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(Aggregation)的原则,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(Entry)表示一片子网,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,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。
三,IPv6增加了增强的组播(Multicast)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(Flow Control),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,为服务质量(QoS,Quality of Service)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。
四,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(Auto Configuration)的支持。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,使得网络(尤其是局域网)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。
五,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。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,极大的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。当然,不随便浏览未知网站、下载未知程序是最好的防范方法。
摘自:360百科:IPV6
参考:ipv6资源网:IPV6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