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 无障碍

当前位置:

首页>教学基地>革命历史教育基地

革命历史教育基地

陕北公学与干部培训—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

发布时间:2015-09-11

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——陕北公学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。1937年7月,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,大批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革命圣地延安。为了把大批爱国青年培养成为优秀的抗战干部,1937年7月底,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新的学校――陕北公学(原本叫“陕北大学”,后改名为“陕北公学”,简称“陕公”)。

1937年10月23日,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:“要造就一大批人,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。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,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。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、忠诚的、积极的、正直的。这些人不谋私利,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,这些人不怕困难,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,勇敢向前的。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,也不是风头主义者,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,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,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。”毛主席的题词极大地激励着陕公上上下下,为造就优秀的抗战人才而奋勇前进。

校史馆从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、教育内容、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分几个板块进行了陈列展示,大大加深了学员对陕北公学的认识,陕北公学办学前两年培养的学生就达到6000多人,吸纳3000多名青年入党,可见培训规模之大。初期主要教员有邵式平、周纯全、何干之、李凡夫、艾思奇、吕骥、徐冰、陈唯实、宋侃夫等人。毛泽东、张闻天、陈云、李富春、王若飞等中央领导同志及中央机关干部等经常来校讲课或作报告。

 

  

 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内关于陕北公学的前言介绍

 

1938310,毛泽东为陕北公学题词:“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,因为他为着抗日救亡而设。”

  

 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内关于陕北公学发展历程的回顾

  

温家宝总理参观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时所做的题词